原料配方
虾头粉50kg、豆瓣辣酱30kg、生姜1.8kg、食盐8kg、白糖5kg、味精2kg、鸡精2kg、花生酱5kg、黄酒7kg、香料油20kg、香料粉1kg、黄原胶1kg、苯甲酸钠0.18kg、胡椒粉2kg。
生产工艺流程
各种原辅料处理→调配→胶体磨→熬酱(杀菌)→灌装→封口→检验→成品
操作要点
(1)超微虾头粉的制备
①原料清洗
因虾头绝大部分当成废弃物,有杂质混入,清洗时,洗除附着的泥沙、杂质,捞起沥干水分。
②干燥将清洗沥干的虾头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,温度为50~60℃,时间随着量的不同而不同。
③粉碎将干燥的虾头先用粗粉碎机粉碎成虾末,再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。
④过筛将粉碎后的超微虾头粉用200目筛进行筛分后包装备用。
(2)大蒜预处理
将大蒜去皮后,蒜瓣置于浓度为70%的盐水中,沸水烫漂4~5min,钝化蒜酶,抑制大蒜臭味产生,软化组织,破碎方便,将烫漂后的大蒜进入绞碎机中进行绞碎,再经打浆处理为大蒜浆。
(3)生姜处理
手工或化学脱
皮,漂洗干净,用不锈钢刀切成薄片,进入绞碎机破碎备用。
(4)香料粉的制备
将花椒、茴香等
十几种香料烘炒出香味,再粉碎成粉,过筛备用。
(5)稳定剂处理
将黄原胶加适量的温水化开后备用。
(6)调配
按照配方的要求,称取虾头粉,加入水及各种辅料,倒入调配槽中,不停地搅拌,使之充分混合均匀。
(7)磨浆
将配制好的半成品酱通过胶体磨,进一步细化,使酱体更加细腻。
(8)熬酱(杀菌)
将夹层锅按比例放入精炼的植物油和芝麻油,将磨好的酱倒入夹层锅中加热到85℃左右,保持20min进行灭菌,然后趁热进行灌装、封口,经过检验合格者即为成品。
成品质量指标
(1)感官指标
色泽:棕褐色或红褐色,鲜艳有光泽;组织形态:酱体黏稠适宜,呈半流体状;滋味:具有较明显的鲜虾气味,咸辣适中,无异味;杂质:无肉眼可见杂质。
(2)理化指标
砷(以As计)≤0.5mg/kg,铅(以Pb计)≤1mg/kg,黄曲霉毒素B1≤5μg/kg,酸价(以脂肪计)≤5mgKOH/g。
(3)微生物指标
细菌总数≤10000个/g,大肠菌群≤30个/100g,致病菌不得检出。
2银鱼调味酱原料配方
银鱼浆40%、番茄酱10%、辣椒酱30%、食盐3%、淀粉5%、糖1.5%、味精0.5%、食用调和油5%、粉剂(主要由咖喱粉、五香粉、胡椒粉、大蒜粉组成)1%,黄酒、酱油等各适量。
生产工艺流程
原料→清洗→调味去腥→打浆→酶解→灭酶→混合→调味→加热→装罐→杀菌→成品
操作要点
(1)原料选择
采用新鲜冷冻银鱼,要求鱼体完整,色泽清凉透明,无异味。
(2)浸漂清洗
利用低于15℃的清水(初次清洗可在水中加入食盐,浓度要求1.0%~1.5%)洗去鱼体外表的黏液及杂物,每次清洗时间为20~30min,浸泡清洗次数为4次。
(3)调味打浆
银鱼经清洗后,以银鱼∶水∶酒∶蒜∶姜=20∶10∶2∶2∶1的比例调味去腥,煮制5min后打浆。如果采用干银鱼时,以1∶4的银鱼热水比加水后,煮沸5min,然后打浆。
(4)酶解
在银鱼浆中加入0.01%的碱性蛋白酶,于55℃的温度下酶解40min后,于85℃加热灭酶。
(5)番茄酱和辣椒酱的制作
将新鲜的番茄清洗去蒂去籽,切块放入食物搅拌机中进行打浆,再用胶体磨处理。将酱浓缩至10°Bx,经5min—15min—10min/100℃灭菌,备用。辣椒酱制作步骤可参照番茄酱。
(6)混合调味
按照配方要求将各种配料充分混合均匀,加热煮熟后装袋(蒸煮袋:100g±5g)。
(7)杀菌
将上述装袋的产品进行杀菌处理,其杀菌公式为:15min—15min—10min/115℃,杀菌结束后经过冷却即为成品。
成品质量指标
(1)感官指标色泽:橙黄,均匀一致,无杂质;组织状态:均匀酱状,无汁液分泌,流散缓慢,黏稠度适中;口感及风味:口感细腻,味道鲜美。
(2)理化指标总糖2.5%,脂肪5.4%,蛋白质4.8%。
(3)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≤10个/g,大肠菌群≤3个/100g,致病菌不得检出。
3蟹酱原料配方
蟹浆水解液100份、食盐13份、白糖10份、豆豉8份,葱、姜、蒜各10份,味精5份,复合增稠剂4份。
生产工艺流程
低值蟹→预处理→捣碎→绞碎→称量→加水→调整→pH值→加木瓜蛋白→酶→恒温水解→升温杀酶→离心→中上层浆液→真空浓缩→添加辅料搅拌→均质→装罐→排气→杀菌→洗涤→擦干→保温检验→贴标→塑封→装箱→成品
操作要点
(1)原料预处理
将购入的低值蟹利用清水洗净、剥壳、去腮,再用清水洗除泥沙、污物、杂质等。
(2)捣碎、绞碎
利用刀或破碎机先把蟹破碎或捣碎成小块,再用绞肉机绞两次,使其壳肉尽可能成浆状。
(3)加水、调pH值
由于考虑到后续工序还需进行浓缩,所以加水量以1∶1,并且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7左右(一般搅碎的蟹肉pH值在8左右)。
(4)升温、加木瓜蛋白酶
先将蟹浆加热到70℃,恒温后再添加定量(0.3%)的木瓜蛋白酶进行恒温水解,时间为4h。
(5)离心、真空浓缩水解
一定时间后,升温至100℃灭酶20min,趁热用沉降式离心机进行离心(3500r/min),时间为15min左右,将中、上层浆液收集起来先常温浓缩至浓度为50%左右,再用蒸发器真空浓缩(70℃左右),最终浓缩至75%左右,冷却或冷藏备用。
(6)添加辅料、搅拌、均质
先将复合增稠剂溶解均匀后,加入浓缩的蟹浆液,搅拌均匀,再加入其他辅料搅拌,最后利用胶体磨进行均质处理。
(7)装罐
每瓶装180g,罐顶必须留有间隙,以防加热杀菌时内容物的膨胀,引起罐盖变形,甚至造成脱盖、破瓶。
(8)排气、杀菌
排气时应注意排气温度和时间的控制,通入蒸汽加热30~50min,至中心温度达到85℃左右,随后马上封口,并且移入杀菌锅,采用30min—60min—30min/118℃的杀菌公式杀菌后,冷却。
(9)洗涤
冷却后的罐头用稀洗涤精水将外表洗净,并擦干。
(10)保温检验
随即抽取样品放置在37~40℃的恒温箱中,7d后检验是否有胀罐或长霉或其他变质现象,经过检验合格者即为成品。
4羊栖菜调味料酱生产工艺流程
①羊栖菜→预处理→浸泡→磨碎
②甜味剂、海鲜料、香菇、增稠剂
①+②混合→加热→灌装→灭菌→成品
操作要点
(1)羊栖菜预处理
新鲜的羊栖菜采集后需经预处理工序,主要工序为:新鲜羊栖菜挑选晒干→(或人工干燥)→再挑选去沙石→去铁质→干燥羊栖菜。
(2)浸泡、磨碎
将上述经过预处理的羊栖菜加水进行浸泡,由于羊栖菜具有气囊结构,因此干燥后的羊栖菜具有很强的吸水性,将干燥的羊栖菜浸入水中30min即开始大量吸水,浸泡至10h时,吸水量可达到10倍,此时羊栖菜呈软胶状,略有硬性。如果用温水浸泡,吸水速度可加快。将浸泡好的羊栖菜利用砂轮磨对其进行磨碎。磨碎时不宜过细,以免影响成品的外观。
(3)辅料的处理
甜味剂中的白砂糖应先熬成糖浆后投入使用。增稠剂也应预先调成浆状后慢慢加入,注意不要结块或结成小粒状。海鲜料应选用干粉料。香菇选用干品,用水浸泡5h后沥干水分,再磨成糊状,或带一些微小粒状。
(4)混合、加热
将上述经过处理的各种原辅料进行充分混合,然后在常压下进行加热,使口感均匀和顺,并使诸味呈相乘作用。加热时间为0.5~1h。
(5)灌装、灭菌
选用灌装机进行热灌装,采用玻璃瓶作为包装容器,灌装后利用真空封盖机进行封盖。在常压水浴中进行灭菌处理,水的温度为100℃,时间为8min。灭菌结束后经过冷却即为成品。
5紫菜酱生产工艺流程
鲜紫菜→挑拣→清洗→捣碎→温控浸提→粗滤→紫菜渣→胶体磨→调配→紫菜酱
操作要点
(1)原料的处理
鲜紫菜经过挑拣,去除杂藻,利用清水漂洗干净后绞碎。
(2)温控浸提
对上述处理好的鲜紫菜加10倍质量的水进行浸泡,对于干的紫菜用40倍质量的水浸泡。浸提温度控制在70~75℃,总浸提时间为12~14h,在浸提过程中,每隔2h左右搅拌1次,以保证浸提的效果。
(3)粗滤
将经过上述温控浸提的紫菜进行粗滤,得到紫菜渣和紫菜浸提浊汁,紫菜浸提浊汁用于紫菜饮料的生产,生产紫菜酱是利用得到的紫菜渣,其粗滤不必使用压滤机,使用一般的过滤机即可,紫菜汁过滤得率一般为浸提加水量的70%。
(4)胶体磨处理
过滤后得到紫菜渣,加适量的水利用胶体磨(也可利用高速组织捣碎机或均质机)进行处理,得到匀浆。
(5)调配
按照下列配方进行调配:1kg紫菜匀浆、0.5kg茶叶汁、0.6kg白砂糖、15g明胶,增稠剂、调味剂及品质改良剂各适量。将上述各种原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后,装入容器中经过密封即为成品。
文章来源:网络,具体作者未能查明,转载请标明出处。封面图源:豆包AI生成提醒:文章仅供参考,如有不当,欢迎留言指正;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,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,因此导致的损失,本运营方不负责;如文章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删除或支付稿酬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