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有个消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:全国的房子有35亿套!这数字让不少人傻眼了,有人惊呼:“房子比人多五倍!”这一切的背后是所谓的“6.6亿栋空置楼”,这让不少人开始怀疑,难道中国的房产市场真的这么“过剩”吗?这些数据从何而来,真的可靠吗?
让我们从最基本的数字说起,官方的数据出来后才真相大白:全国的住房总量才7亿套。而传得沸沸扬扬的35亿套房源,竟然是某些自媒体把“6亿平方米的待售面积”错当成了“6亿套房”,这可是搞错了109倍!那些所谓的“空置楼”,其中大部分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高楼大厦,而是农田里的一些临时建筑物,比如鸡棚、猪圈,甚至是一些杂物房。有人提问:“这样的地方也能算是商品房吗?”
一提到“空置率”这个话题,真是让人看得有点想笑。有人说,深圳的空置率只有5.3%,但一到光谷东新楼盘,40%的房子晚上熄了灯,怎么办?当然了,这些地方的配套设施不跟得上,买家也不买账了。而在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,房子的空置率就飙升到了43%。不过,空置率高,完全不代表市场“过剩”。如果你去北京的西城区,学区房半小时就卖光了,根本不够用。所以,我们看到的空置问题,是在不同地方的供需不匹配造成的。
展开剩余56%至于那些制造“35亿套房”的自媒体,究竟是怎么来的数据?他们背后其实有一条利益链:首先是自媒体的流量赚钱,能让文章一夜爆火;其次是一些炒房团,他们通过制造恐慌来逼业主降价,把房子低价收购;最后,海外一些媒体也看准中国房地产的风头,拼命炒作“中国崩盘”的话题,顺便做空房企股票。
看看这些自媒体的炒作,带来的不仅仅是误导,甚至伤害了很多普通老百姓。有个例子特别有意思:郑州的张阿姨,看了那篇文章,心生恐惧,竟然把自己挂了三年的二手房又降了10万,结果买家转手就把房子租给外卖平台做宿舍,年收益8%。这样的损失,真得让人叹息。
也许,你现在开始质疑:这些谣言到底对不对?中国房地产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?答案是,房产市场正在经历一轮“去泡沫”的过程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确实面临空置的问题,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。政策导向已经变了。政府正在把那些过剩的房源用作保障性住房,郑州有家庭每月租金才800元,住进了高端精装房。而在深圳,空置的写字楼被改成了长租公寓,市场需求得到了有效释放。三四线城市,也开始通过“以旧换新”的方式让居民改善居住条件。
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房子是否多,而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源,如何让每个地方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。别再被那些浮夸的数字给迷了眼,看到更多的是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国家政策的调控。
发布于:江西省炒股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