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组成:鸡血藤30g,海风藤15g,络石藤15g,钩藤10g,威灵仙15g,生黄芪30g,桂枝10g,白芍10g,生姜3片,大枣5枚。 用法:每日1剂,水煎服。 功用:祛风除湿,散寒通经。 主治:风寒湿痹、气血阻滞而症见关节肌肉疼痛、麻木,屈伸不利,行动不便,遇寒加重。常见于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骨质增生、痛风等疾病。 风痹者,加防风、秦艽;寒痹者,加制附子、细辛;湿痹者,加防己、生薏苡仁;热痹者,加紫血散;痛剧者,加 追地风、海桐皮;关节变形者,加僵蚕、蜈蚣。 方解:本方为扶正祛邪之剂,调和营卫、补益气血之基 础上祛风散寒、除湿通络。黄芪桂枝五物汤与鸡血藤相伍益气血、和营卫、通血脉,扶正也;海风藤、络石藤、威灵仙祛风湿,通络止痛;配钩藤之用者,以之镇静熄风,除筋脉、肌肉之挛缩抽搐。诸药和合,共奏祛风除湿、散寒通络 止痛之效。
案例:患者,女,29岁,1992年3月2日初诊。 患者左臀及下肢疼痛麻木5个月,劳累或受寒后加重。经某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。来诊时左下肢凉麻疼痛,腰痛如折,步行100米左右即感疼痛难忍,舌红暗,脉弦滑。 辨证:寒湿入络,气血不通。 治法:散寒除湿,通络止痛。 处方:鸡血藤30g,钩藤15g,海风藤15g,络石藤15g,威灵仙15g,独活10g,桑寄生20g,秦艽10g,桂枝15g,白芍 15g,防风10g,狗脊15g,豨莶草20g,伸筋 草15g。 连服14剂,3月16日复诊,言左下肢凉麻痛已有好转,腰痛亦大为减轻,但劳累或久行后仍感左下肢酸痛。舌 红,脉细滑。嘱上方继服14剂。 4月20日再诊时,其左下肢疼痛及腰痛均有明显改善,凉麻症状也得好转,久行后易感疲劳,口干思饮,舌暗红,脉细弦。病证基本治愈,故取上方配制丸药,以巩固疗效。【按]本例为一坐骨神经痛,属于中医“痹证”范畴。审证求因,辨证为寒湿侵袭,脉络不通。祝师以其四藤一仙汤加独活、桑寄生、防风、秦艽、豨莶草、伸筋草、狗脊以祛风散寒除湿、通络活血止痛,方药吻合病机,故效不更 方,终获痊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炒股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